采购部门是企业生产流程上的初始环节,同时也为其他各个部门提供服务,具有独特的职能地位。而且随着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采购部门的职能范围越来越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使得采购部门所涉及的跨部门冲突更加复杂和独特。冲突是人际关系中特有的一种相互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既有企业与外部环境中相关组织之间的冲突,也包括企业组织自身存在的各种内部冲突。
部门间冲突是企业组织内部冲突的极为重要的一种,对企业组织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而采购部门作为企业供应链环节上的重要的职能部门,为企业生产和运作的各个方面提供供应保障,同时也越来越多地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这种重要的职能地位决定了采购部门与内部其他部门必然会发生各种广泛和密切的服务与被服务联系。企业其他部门与采购部门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潜在的冲突范围更大
采购部门与其它各部门联系密切,为每个部门供应各种所需,所有部门都是采购部门的内部客户。在纵向上,采购部门依照生产工序和流程为生产部门采购各种原材料,横向上又为销售、人力和财务等其他职能部门供应日常所需。而且,采购部门要采购的对象数量众多、品类繁杂,既有各种直接生产原料和辅料,还包括设施、设备、耗材、租赁、安保、物业等各种商品和服务。采购部门众多的内部顾客部门,以及它们复杂多样采购需求,使得彼此间爆发潜在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2、生产部门是主要冲突对象
虽然采购部门与众多其他部门都存在潜在冲突的可能,但是与生产部门更容易发生冲突,尤其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更加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保障持续生产供应是采购的首要职责,采购部门与生产部门的联系和交往最为频繁和密切,客观上增加了冲突产生的概率。另一方面,许多生产部门缺乏采购计划性,忽视采购流程和周期,经常出现所谓的紧急需求,将自身的错误结果推给采购部门解决。这种缺乏责任的行为在生产使用部门之中并不少见,甚至在一些企业还得到领导的纵容,这也是现实中采购和生产频现矛盾的一个常见的原因。
3、不同企业类型的冲突处理不同
在不同的企业类型中,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发生冲突后的处理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制造型企业一般以生产为导向,在许多企业领导和生产部门眼中,采购往往被认为是生产的后勤保障部门,应该按照生产部门的需求无条件地供应,其所受的尊重和重视程度,以及在出现冲突后被理解和支持程度都是公认的低,这都不利于冲突的防范和化解。而对于商品流通企业,采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相对较高,有利于与其他部门积极有效地协作和沟通,出现冲突和纠纷后可以被理解和平等对待,为跨部门冲突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4、部门目标差异的影响更大
在生产型企业中,各部门之间特别是上下工序生产部门之间的冲突,大多表现为基于共同的生产和质量目标而导致的协助中出现的各种不协调和矛盾。在保障生产和质量方面,采购部门与生产部门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是随着采购部门在企业中作用和地位的不断提高,采购部门的目标包含了节约成本、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支持等诸多方面。而生产部门的主要目标是按时完成生产计划,它们更加关注采购部门按时按量的原料供应,这种部门关注目标的差异对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冲突的影响更加显著。
5、权力监督和制衡更加明显
由于采购职能控制着买办大权,而绝对的权力容易会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许多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企业,从组织结构设计到采购流程制度方面,都对采购活动进行了约束或制衡。比如,许多跨国公司一方面将一些采购决策权力下放到内部各个部门,扩大采购需求部门在采购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又集中强化了采购部门在采购订单和合同的编制,询价议价和采购谈判,供应商的准入及管理等方面的权利。这些措施促进了部门间的采购沟通,提高了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使采购部门与需求使用部门在采购过程中互相监督和约束,保证了采购过程的廉洁和公正,但是这种互相制衡同样也会导致冲突的发生。